返回

三十如狼,四十如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十、爷爷奶奶去世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就馋得直流口水,吸了半天鼻子还是忍住了,他要等邓金柱的爹回来一起再吃。

    傍晚,邓金柱的爹回来了,揭开锅盖,两口子就吃了起来。邓金柱的爹不住赞叹,真香啊!邓金柱的娘说,那是,除了八月十五吃了顿饺子,到现在都没吃过肉哩嘛。邓金柱的爹吃着嗯了一声,实在太高兴了,一兴奋把不住就骂,他娘的,真香啊!末了,说,给聪明家妈端一碗去。邓金柱的娘说,好!在锅里捡了两只鸭腿又半块鸭脯,拿小盆盛了端了过去。

    杨翠玲烧了清水热了馍,在碓窑儿里捣了蒜泥,正在吃,见婆婆端来鸭肉,赶紧站起来。婆媳说了一会儿话,婆婆说,赶紧趁热吃吧。就走了。杨翠玲本想吃的,可想到邓聪明再过一天就星期了,还是留给他吃吧,就没吃。

    第二天,村里有人来买豆子,杨翠玲觉得合算,就去婆婆家告诉她这个消息,因为婆婆刚说想把收秋时打的豆子卖了。不料,来到婆婆家却见半晌午了屋门还从里面紧闭着,预感不妙,使劲拍门,一边大叫,娘,娘,娘!过路的村人见了一起帮着叫门,依然没有动静,后来就拆了门,却见老两口直挺挺的还在床上睡着,早已浑身冰凉了。

    第三天,两口棺材一起把老两口送到了另一个世界。

    现在,邓家所有的地都由杨翠玲一个人来种了。这地方像别的地方一样地少人多,刚分地那会儿一口人还能像俗话说的那样,合上一亩三分地,到现在才过去二十多年,已经只剩七八分地了。邓家撇下的地,再加上自留地,满打满算也不过七八亩的样子,吃饭是不成问题的,可是想再好一点就难了,加上儿子邓聪明的开支,还是有些急拉拉的。在乡下,尽管计划生育很紧张,一般人家也是两个三个孩子的,只有杨翠玲家是一个,这是没办法的事,要不然邓金柱绝不会答应的,杨翠玲再怎么也给他生上两个。一个孩子比起仨俩孩子的人家负担是轻些的,按说杨翠玲家应该比一般人家过得舒适些才对,事实却不是这样的。孩子少,心性就高,要是不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,尽管现在大学生也没啥稀罕的了,毕竟老邓家一大门子人还没出过一个大学生呢。邓聪明也争气,从大队小学到镇上中学再到县里上高中,哪次拉了后了呢?这很叫杨翠玲感到欣慰,同时也感到沉重,因为伴随着的是越来越大的开支。在大队小学时是天天都回来吃饭的,好好歹歹热热冷冷杨翠玲天天都能看见。到了镇上虽说一星期才星期一回,可镇上到家不远,平时想回来还是能回来的,再说,杨翠玲要是赶集的话也能拐去看看。到了县城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,什么都跟着一下子翻了个儿,花钱更是翻着跟头地往上蹦,住房、吃饭这些跟在镇上一样是少不了的,另外为了跟儿子说话方便,家里按了电话,一个月没觉得怎么打电话费也得五六十块,还有邓聪明往家打的呢。再就是每逢星期,邓聪明总要回来,来来回回又少不了车钱还有一路的花费,再有杂七杂八的事也是不得不应付的。应付这一堆事哪样少得了钱呢?所以邓金柱后来说不出去打工,杨翠玲想了想还是把邓金柱赶了出去,只在农忙时实在忙不过来才要邓金柱回来帮衬一把。邓金柱打工走了,邓聪明再一去上学,家里就只剩杨翠玲一个人了,里里外外的全靠她一个人打理,一步不到就不行,好在杨翠玲本就勤谨,家里又只有她一个人,不干活干什么呢?


十、爷爷奶奶去世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